通路虛實整合 擴大服務規模

資料來源: 遠見

通路虛實整合  擴大服務規模

1994年,捷元完成全省即時連線,創下資訊通路代理商首例;       2005年7月,捷元開始B2B電子商務網站, 2007年9月時,每月營收就超過台幣1.2億元,2009年第二季,網站客戶已經超過六千家。

 

「這是生態,企業必須跟著生態走。」捷元總經理葉啟棟引用《策略九說》一書的說法,企業的成敗,一部分來自策略決策者精明的算計,一部分來自本身長期的執著與努力,最後則決定於天命,「天命,就是生態的變化。」

 

他舉例說,在今年九月初晶片大廠英特爾(Intel) 推出新款中央處理器(CPU)Core i5、i7時,引用摩根.史坦利(Morgan Stanly)的研究報告指出,現代人最不願意放棄的3C產品,依序分別為寬頻、固網電話,以及行動電話。由此可見,寬頻網路在人們生活中,已經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。

 

信任  電子商務最重要元素

「在這樣的生態下,企業當然必須跟著潮流走。」葉啟棟說,捷元長期關注電子商務的發展力,一直思考如何活用原有的核心資產,整合虛實通路,擴大公司規模與服務。

 

「在電子商務中,信任是最重要的元素。」葉啟棟表示,特別是B2B交易平台中,因為經銷商進貨的數量、種類不同,產品報價也有所差異,屬於「商業機密」的範疇,所以,在過去經驗中,客戶通常都必須透過電話、甚至當面和業務員詢價、議價。怎麼樣讓客戶信任網站上面的報價,這是捷元面對的第一個問題。

 

其次,無論科技再如何進步,網路的安全問題始終是許多人的顧慮。

 

一般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,多半使用「帳號密碼」來辨識使用者身分。這種做法雖然簡單,資料卻容易外洩,「就算捷元有再好的防護機制,也只能保護我們自己這一端,沒有辦法確保客戶的資訊安全。」捷元資訊發展事業處資深經理楊宏祥表示,為了確保資訊交易安全,勢必要尋找更全面的解決方案。

 

導入PKI 提供一對一客戶服務

當然,企業也可以發展專屬的安全系統,但是如此一來,捷元為數眾多的客戶都要配合建置相關系統,必須花費額外的時間和心力,對使用者形成實際使用的障礙。

 

幾經考慮,思考過報價、安全和使用者便利等眾多面向之後,捷元決定採用經濟部發放的工商憑證,採用公開金鑰基礎建設(PKI),這是全球截至目前為止,尚未傳出遭駭客破解的安全機制。

 

使用PKI,因為能夠準確辨識使用者身分,便於捷元提供客戶一對一的專屬服務,無論是商品規格、報價、下單都可以直接在網站上進行。對於客戶來說,可以直接在網站上得到即時資訊、即時下單,節省許多來回詢價報價的時間;對捷元而言,則可以將人力資源用在更具有價值的附加服務上,整體毛利率顯著成長。

 

進行組織內部外部再教育

然而,儘管PKI有這麼多優點,但是除了信任之外,客戶的使用習慣、甚至連公司內部也必須逐步改變,才能順利轉移交易模式。要改變使用習慣,則必須同時進行組織內與組織外的再教育。

 

葉啟棟不諱言:「剛開始,的確面對很多的內部、外部的壓力,」他說,前置期下了很多功夫。首先,針對全省員工舉行說明會,讓同仁們明白接下來公司的策略,以及策略背後的思考,「例如接到客戶電話詢價,報價必須和網路上面一致,連一毛錢都不能差。」因為只有這樣,客戶才會信任網站上面的報價,養成使用網站的習慣。

 

要讓客戶上網,當然網站也要改版,營造出使用者方便、喜歡的介面,才能讓客戶樂於使用。同時,還要整合ERP系統,B2B網站所有的資訊都由ERP拋轉,楊宏祥強調:「庫存、報價絕對是最即時的資訊。」

 

接下來,捷元則針對經銷商舉辦說明會,在全省總共辦了九場研討會,每場都有上百位企業負責人參加。楊宏祥說,在推廣、協助經銷商申請工商憑證時,由於行政流程複雜,也影響了經銷商申請的意願。


克服一切障礙  贏得客戶認同

因為經銷商不熟悉申請流程,大多要求捷元的員工提供協助,「就由業務同仁幫忙收件,一口氣大約辦了四千多張憑證。」他說,按照法規,企業申請工商憑證時,必須先找出公司辦理營業登記時使用的印鑑章。但是,許多企業並沒有做好公司原始大小章保存、證明,這是第一個障礙。

 

還有,原本經濟部商業司規定,申請工商憑證必須由公司負責人親自到場,流程繁複讓經銷商為之卻步。後來經由捷元的努力,與經濟部商業司的協助下,政府放寬規定,兼顧申請的嚴謹度和便利性,同意接受以郵寄方式申請,大大提升申請工商憑證的便利。

在內外條件齊備之後,捷元B2B電子商務網站正式上線。第一個月,營業額突破300萬元,2007年9月單月營業額突破1.2億元,到2008年6月,網站下單比率已占公司總營業額40%以上,充分顯現客戶對於電子交易的信任與認同。

 

「一對一報價機制和PKI,是捷元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關鍵。」葉啟棟認為,電子商務絕對是潮流所趨,如果企業可以結合實體通路,打造核心競爭優勢,使客戶信任、並留下良好的使用經驗,將成為企業擴大規模與服務的利基。